十一月初的時候,原油價格下跌疊加PTA獨山能源裝置投產導致pta供應寬松影響下,PTA期貨價格持續下跌至3196元/噸,創下上市以來的最低點,而后因為海外疫苗取得突破性的進展、美國大選以及OPEC+會議延長減產協議預期的影響,原油價格持續上漲,截至11月26日原油價格創下8個月以來的最高點,受益于成本端價格上漲刺激,pta價格走勢也水漲船高,后市來看,pta還能繼續上漲嗎?
pta庫存高位難銷,下游難有大幅改觀
自2019年以來,由于國內新增產能的投放,國內總產能急劇上升,今年新疆中泰化學120萬噸裝置、恒力石化4#250萬噸裝置、恒力石化5#250萬噸裝置和新鳳鳴220萬噸裝置相繼投產,而12月份計劃投產的裝置還有福建百宏250萬噸。若新增產能兌現,今年國內新增產能將達到1090萬噸,產能增速達到20.8%,屆時將形成絕對過剩的局面。而隨著新增產能的不斷釋放,國內pta產量也不斷上升,今年國內pta產能基本處于歷史以來的高位水平。而需求方面由于今年受制于全球衛生事件影響,pta下游需求明顯轉弱,不管國內紡織服裝消費還是紡織服裝海外出口,相對往年均出現大幅減少情況,需求的降低導致了今年pta社會庫存大量累積,相對往年處于覺得高位水平,形成了當前pta市場的供強需弱的格局。
需求方面,今年疫情對于服裝行業的打擊非常大,江浙紡織行業的開工率抑制保持在50%-60%左右,雖然十一后受“雙十一”消費刺激,聚酯市場迎來一波產銷高峰,但持續性仍顯不足,在脈沖式需求回落之后,聚酯產銷又重歸平淡,聚酯市場的高產銷狀態難以維持,也顯示了下游需求的疲軟。從pta下游產品的相關數據來看,11月份聚酯的開工負荷基本保持穩定,但江浙織機開工負荷出現了明顯下降,江浙織機開工負荷從11月1日的93.47%下降至11月26日的85.16%,基本回落至了10月初的水平,這顯示了終端產品需求的不足。而進入12月份,紡織行業進入傳統淡季,新增訂單也將逐漸減少,終端需求的降低也將導致pta需求的減少。
大產能成本優勢,加工費仍可壓縮
隨著國內pta產業的高速發展,pta生產工藝也不斷升級,目前國內市場pta裝置技術包括英威達技術、BP技術以及中國昆侖工程技術等。pta生產工藝的升級也代表著pta的單位資本產出率、變動成本和環境表現也越來越好,原料成本、裝置成本和加工成本的優勢相對于老一代的裝置越來越明顯。從加工費角度來看,當前市場上100萬噸/年及以下的pta裝置加工費成本線在750元/噸,即便是之前英威達的P7.5代技術,其加工成本也在400元/噸到500元/噸之間,然而最新一代的新增裝置的加工費的成本線基本在300-350元/噸,相對于老裝置,新裝置的加工成本大幅縮減。
回顧過去五年的數據來看,pta加工費的高低基本能夠反映pta企業生產裝置的利潤情況。雖然今年聚酯產業鏈慘淡,pta價格創上市以來最低,但從當前上市的pta相關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數據來看,大部分企業仍處于盈利狀態,從加工費的角度來看,目前pta行業還沒有到最難熬的時候,要淘汰老一代裝置仍需將加工費壓縮至更低的水平。
綜合來看,pta自身基本面情況仍不容樂觀,當前高庫存和高開工狀態下,單靠成本端支撐仍不足以帶動聚酯產業鏈的弱勢格局。隨著國內新增大體量裝置繼續投放,由于大體量裝置生產工藝的優化,pta的生產成本也將不斷壓縮,PTA價格也存在隨之下行的可能。因此短期來看,預計pta隨市場節奏緩波動,但隨著12月份新增產能投放,pta又將回歸自身供強需弱的基本面,建議市場情緒平穩后逢高做空為主。